税负是什么意思?税负怎么算?税负率一般控制在多少?
2023-03-15 10:33:45 来源: 金陵热线
税负是什么意思?
税负也称为税收负担率,是因国家征税而造成的一种经济负担,一般是指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。税负可以用税负率或者税负额来表示,采用各种累进税率加以确定。
税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?
税负率的计算方法是: 税负率= 应交增值税/ 销售收入。即税负率= 本年累计应纳税额/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(不含税)×100%。税负即税收负担,是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。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、所得税税负、营业税税负等。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。
税负率一般控制在多少?
每个行业都会不一样,总休是3-5.5%之间。
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,税负率就是征收率:3%,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,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,税负率就不是13%或9%,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。
通常情况下,当期应纳增值税=应纳增值税明细账“转出未交增值税”累计数+“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”累计数。
影响税负率的因素
一、销售价格降低,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,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。比如季节性、供大于求、商业竞争激烈等等。
二、进货价格上涨,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,这样,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,税负率就降低了。
三: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,销售少,抵扣的进项税多,销项税少,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。
[责任编辑:]